纪先生,57岁,自二零二二年五月起获委任为本公司董事局主席,自二零一六年九月起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及本公司总裁。彼为本公司战略与投资委员会主席、提名委员会主席及授权代表。纪先生于二零零三年十月加入本集团,曾担任本公司多个管理职务,包括多家水泥及混凝土附属公司之总经理,自二零零八年十一月至二零一二年十二月为市场总监,以及自二零一二年四月至二零一六年九月为广西大区总经理,现为本公司多家附属公司之董事。彼获广西壮族自治区民营企业高级工程师评委会评为建筑材料高级工程师。纪先生毕业于中国南京工学院(现称东南大学),于一九八五年获工学学士学位,并于一九八八年获无机及非金属材料硕士学位。彼在建筑材料工程及市场方面拥有逾三十年经验,现为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副会长、中国水泥协会副会长及中国混凝土与水泥製品协会第八届理事会副会长。
黄挺先生,52岁,自二零一四年一月起获委任为本公司副总裁,负责本公司西南大区、采购贸易和香港事务管理工作。彼于一九九二年加入中国华润总公司(现称中国华润有限公司),于二零零三年七月加入本集团,曾担任多个管理职务,包括广东大区副总经理、财务总监、首席财务官及首席采购官等。黄先生于一九九二年取得中国厦门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彼在企业管理方面拥有逾二十年经验。
郑青宏先生,56岁,自二零一四年一月起获委任为本公司副总裁,负责本公司华西大区管理工作。彼于二零零三年七月加入本集团,曾担任多个管理职务,包括广东大区副总经理、福建大区总经理、首席物流官及云南大区总经理等。郑先生于一九九三年获中国武汉理工大学工学硕士学位。彼在建材及水泥行业拥有逾三十年工作经验。
谭颖女士,45岁,自二零二二年三月起获委任为本公司首席财务官。彼于二零一零年加入华润集团,曾担任华润集团财务部助理总监、副总监、副总经理等职务。谭女士于一九九九年获中国金融学院经济学学士学位,于二零零五年获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商学硕士学位。彼在财务、企业管理方面拥有逾二十年经验。
景世青先生,41岁,自二零二一年五月起获委任为本公司副总裁,负责本公司智能与数字化和东南大区管理工作。景先生于二零零三年七月加入华润集团,曾任职华润集团人力资源部副总经理,并分别自二零一八年五月至二零二一年五月及自二零一八年八月至二零二一年五月担任本公司及华润燃气控股有限公司的非执行董事。景先生于二零零三年获中国长沙理工大学工学学士学位及于二零一一年获中国南京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彼在企业管理方面拥有逾十五年经验。
李保军先生,53岁,自二零二零年十二月起获委任为本公司副总裁,负责本公司功能建材事业部和华南大区管理工作。李先生于二零零二年九月加入华润集团,曾担任华润电力控股有限公司战略管理部总经理及华润集团战略管理部助理总经理。彼于二零一四年一月加入本集团,曾担任本公司首席战略官、国际部总经理及海南大区总经理等职务。李先生于一九九零年获中国天津大学工学学士学位、于二零零三年获中国河北工业大学工业工程硕士学位及于二零一二年获中国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彼在战略发展及企业管理方面拥有约二十年经验。
李传吉先生,52岁,自二零二零年十二月起获委任为本公司副总裁,负责本公司结构建材事业部和共享服务中心管理工作。彼于二零零三年七月加入本集团,曾担任多个管理职务,包括物流总监、市场部副总监、福建大区副总经理、云南大区副总经理及贵州大区总经理等。李先生于一九九二年获中国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及于二零一三年获香港浸会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彼为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资深会员,亦为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员。彼在财务、市场及企业管理方面拥有逾二十年经验。
蔡翔先生,54岁,自二零二零年十二月起获委任为本公司副总裁,负责本公司运营管理、环境健康和安全管理工作。彼于二零零三年七月加入本集团,曾担任多个管理职务,包括广东大区副总经理、贵州大区总经理、首席采购官及首席运营官等。蔡先生于二零零六年取得中国武汉理工大学工商管理本科学历。彼在建材及水泥行业拥有逾三十年工作经验。
李维先生,53岁,自二零二零年十二月起获委任为本公司副总裁,负责本公司市场管理、营销模式数字化工作。彼于二零零五年一月加入本集团,曾担任多个管理职务,包括广东大区市场总监、广西大区副总经理、海南大区副总经理、首席采购官、首席市场官及新业务办公室主任等。李先生于二零零九年获美国皇家白礼顿大学经济管理硕士学位。彼在市场及企业管理方面拥有约三十年经验。
王跃先生,45岁,自二零一八年三月起获委任为本公司副总裁级高级管理人员,负责本公司纪检监察、巡察、大监督等管理工作。彼于二零一二年十月加入本公司,曾担任多个管理职务,包括审计部总经理、纪委办公室主任等。王先生于一九九八年获中南财经大学(现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彼在企业管理方面拥有逾二十年经验。
中期业绩
截至二零二二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内,本集团的未经审核综合营业额为16,116,500,000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20.1%。期间未经审核本公司拥有人应占综合盈利为1,804,500,000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50.3%。期间的每股基本盈利为0.258港元。
营商环境
二零二二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以及国内疫情多发散发的不利影响,中国政府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有效实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控制住二季度疫情反弹,经济企稳回升,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二零二二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2.5%至人民币56.3万亿元。在本集团业务运营的区域-广东、广西、福建、海南、云南、贵州、山西及湖南,国内生产总值分别达人民币6.0万亿元、人民币1.2万亿元、人民币2.5万亿元、人民币3,145亿元、人民币1.3万亿元、人民币9,830亿元、人民币1.2万亿元及人民币2.3万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0%、2.7%、4.6%、1.6%、3.5%、4.5%、5.2%及4.3%。
二零二二年五月,中国国务院印发《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从财政政策、货币金融政策、稳投资促消费政策、保粮食能源安全政策、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政策、保基本民生政策六个方面提出33项措施,要求切实把二季度经济稳住,努力使下半年发展有好的基础,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在财政政策方面,中国政府要求加快今年已下达的人民币3.45万亿元专项债券发行使用进度,在六月底前基本发行完毕,力争在八月底前基本使用完毕,主要用于投资交通基础设施、能源、保障性安居工程等九大领域,并优先考虑将新型基础设施、新能源项目等纳入支持范围。
在货币政策方面,中国政府分别于今年一月和五月下调LPR,1年期LPR从去年十二月的3.80%下调至3.70%,5年期以上LPR从4.65%降至4.45%,有助推动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五月,中国政府将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在不低于相应期限LPR的基础上减20个基点,地方政府可根据其房地产市场形势变化及城市政府调控要求,自主确定其首套和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加点下限。
在稳投资政策方面,中国政府要求加快推进一批论证成熟的水利工程项目,因地制宜继续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加快推动交通基础设施投资。
在政策支持下,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及基础设施投资实现平稳增长。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6.1%至人民币27.1万亿元。在本集团业务运营的区域-广东、广西、福建、海南、云南、贵州、山西及湖南,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分别约1.0%、2.5%、9.2%、7.3%、8.0%、8.1%、5.4%及8.7%。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二零二二年上半年,全国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上升7.1%。根据中国交通运输部及国家铁路局公布的数据,上半年,全国公路水路完成投资约人民币1.3万亿元,同比增长9.4%;铁路固定资产投资约人民币2,853亿元,同比下跌4.6%。
上半年,房地产市场整体疲弱。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二零二二年上半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22.2%至6.9亿平方米;销售额同比下降28.9%至人民币6.6万亿元。全国房地产投资同比下降5.4%至人民币6.8万亿元。其中,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34.4%至6.6亿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同比下降21.5%至2.9亿平方米。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同比下降2.8%,达84.9亿平方米。
中国政府积极实施城市更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根据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的资料,二零二二年上半年,全国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89万个,达全年目标5.1万个的76.0%。二零二二年五月,中国政府印发了《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提出要加快构建便捷高效的农村公路骨干网络,推进乡镇对外快速骨干公路建设,推进较大人口规模自然村(组)通硬化路建设,促进农村公路与乡村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行业
二零二二年上半年,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全国水泥产量同比下降15.0%至约9.8亿吨。根据中国水泥协会的统计,期间内,广东、广西、福建、海南、云南、贵州、山西及湖南的水泥产量分别约为6,650万吨、4,700万吨、4,700万吨、780万吨、4,590万吨、3,180万吨、2,160万吨及4,200万吨,同比降幅分别约为22.1%、22.8%、3.2%、16.3%、25.3%、32.0%、18.8%及13.2%。
期间内,根据中国水泥协会数据,全国新增10条熟料生产线,合共增加熟料年产能约1,800万吨。其中,于本集团主要运营区域,广西新增3条熟料生产线,其中1条熟料生产线部分置换自有产能,因此熟料年产能合计增加约510万吨,净增约350万吨。
在行业政策方面,中国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及措施,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工作,持续重视安全生产,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节能减排方面,二零二二年一月,中国国务院发布《「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目标到二零二五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二零二零年下降13.5%,能源消费总量得到合理控制,氮氧化物排放总量比二零二零年下降10%以上。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目标「十四五」时期,基本建立推进能源绿色低碳发展的制度框架,鼓励具备条件的企业率先形成低碳、零碳能源消费模式。
二月,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水泥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施指南》,提出通过推广节能技术应用、加强清洁能源原燃料替代、合理降低单位水泥熟料用量等方式有序推动改造升级,并加强先进技术攻关,培育标杆示范企业。目标到二零二五年,水泥行业能效标杆水平以上的熟料产能比例达到30%,能效基准水平以下熟料产能基本清零。截至二零二零年底,水泥行业能效优于标杆水平的产能约占5%,能效低于基准水平的产能约占24%。
六月,中国生态环境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要求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严禁新增水泥等六个重点行业产能,推动水泥行业加快原燃料替代及超低排放改造,以碳达峰行动进一步深化环境治理,以环境治理助推高质量达峰。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工业能效提升行动计划》,把节能提效作为最直接、最有效、最经济的降碳举措,目标到二零二五年,建材等行业重点产品能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比二零二零年下降13.5%。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二零二二年为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的巩固提升阶段。二零二二年二月,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印发《关于加强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意见》,该政策对非煤矿山的安全生产,从源头管控、基本条件、主体责任、人员配备等方面提出更严格及更明确的要求。三月,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召开会议明确二零二二年重点工作任务,强调二零二二年要确保三年行动关闭4,000座非煤矿山任务目标实现。
骨料方面,中国政府持续加强河道采砂管理,有助提升机制砂竞争力。二零二二年五月,中国水利部发布《2022年河湖管理工作要点的通知》,提出强化河道采砂管理,流域管理机构要切实履行采砂管理责任,并加强采砂许可管理,强化采砂现场监管,推行采运管理单制度,及时发现并严厉查处非法采砂行为。
转型创新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二零二二年以来,本集团积极把握机会,在基础建材、结构建材、功能建材、新材料四大业务板块均取得突破,新进入湖南、湖北、山东等地区,为实现本集团「十四五」战略目标奠定基础。
基础建材方面,本集团通过收购湖南良田水泥有限公司51%股份及肇庆市金岗水泥有限公司85%股份,出售山西华润福龙水泥有限公司72%股份及债权,优化了本集团水泥业务布局,有助巩固本集团在中国南方的市场竞争力。此外,本集团实现对广东德庆骨料项目的100%控股,新增广西田阳那坡骨料项目、贵港港南骨料项目、湖北崇阳骨料项目以及重庆巫山骨料项目。期间内,位于广西贵港市的骨料扩能项目以及位于福建武平县的骨料项目投产,骨料产能规模将逐步提升。
结构建材方面,本集团积极把握绿色建材的市场机遇,新增了位于海南定安县的一块装配式建筑用地,计划建设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板材生产线,将与本集团于当地的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线形成协同效应。
功能建材方面,本集团通过收购广东博瑞格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75%股份以及山东润赫新型材料有限公司、润赫(兰陵)新型材料有限公司、润赫(费县)新型材料有限公司各67%股份,进一步拓展人造石业务版图。此外,本集团通过摘牌贺州续宝矿业投资有限公司85%股份,拥有中国「重钙之都」及「岗石之都」称号的广西贺州市的水井山矿区饰面用大理石矿,从而掌握石材资源,并为本集团未来发展碳酸钙产业奠定基础。
二零二二年上半年,本集团在科技创新工作的不懈努力得到业界及社会的认可,其中包括:
五月,华润水泥技术研发(广西)有限公司的《新型高效水泥助磨剂的研发和应用》以及《工业固废制备优质胶凝材料关键技术及其应用》项目均荣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颁发的「广西科学技术奖」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六月,华润水泥技术研发(广西)有限公司的《基于单行重心设计的环保掺合料开发及应用》项目荣获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颁发的「混凝土科学技术奖」科技发明奖-三等奖。
战略与前景
二零二二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之年,中国政府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扎实稳住经济,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力争实现最好结果。
中国政府加快推进交通强国建设。二零二二年一月,中国国务院印发《「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目标到二零二五年,全国铁路、公路、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里程分别达16.5万公里、550万公里、1万公里,分别较二零二一年底增加10.0%、4.2%及14.8%,其中高铁、高速公路分别达5万公里、19万公里,分别较二零二一年底增加25.0%、12.4%。中国交通运输部于二月印发《关于积极扩大交通运输有效投资的通知》,就加快构建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加快公路水运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四好农村路」助力乡村振兴工程等重点任务作出部署;于五月发布《关于扎实推动「十四五」规划交通运输重大工程项目实施工作方案》,要求适度超前开展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实施一批战略性、全局性、引领性、基础性的交通重大工程项目,发挥交通运输业在促投资稳增长的重要作用。
中国政府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支持各地从当地实际出发完善房地产政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优化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中国政府大力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根据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十四五」期间,40个重点城市计划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650万套(间);二零二二年,以人口净流入的大城市为重点,全年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240万套(间)。同时,中国政府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二零二二年新建建筑中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比目标达到25%以上,二零二五年目标达30%以上。
此外,中国政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公路、供水、电网、清洁能源、农房等重点领域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二零二二年,中国政府启动新一轮农村公路建设和改造,根据中国交通运输部,预计今年底,累计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15万公里、实施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8万公里、改造农村公路危桥8000座。「十四五」期间,目标实现通三级及以上公路的乡镇比重达到85%左右,推动较大人口规模自然村(组)通硬化路。此外,目标到二零二五年,力争基本完成二零零零年底前建成的需改造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任务,将为建材产品需求带来支持。
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方面,中国政府持续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根据《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目标到二零二五年,大湾区铁路网路运营及在建里程达到4,700公里,到二零三五年达5,700公里,而二零二一年底,大湾区铁路运营里程超过2,300公里。大湾区等区域发展建设的逐步推进,将支持区域内建材行业的中长期需求。
展望未来,为实现「十四五」的战略目标,本集团将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继续深化「区域市场领先,创新驱动发展,系统成本最低」三大能力;做强做优做大基础建材和功能建材业务,稳步发展结构建材业务,孵化培育新材料业务。本集团将聚焦“促发展、抓创新、稳经营”三大主题,持续优化产业链布局,扩大战略区域;对标世界一流,加快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加大创新研发投入,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持续提升运营效率及质量,提高环保、安全与健康管理水平,积极推动碳达峰、碳中和;深化品牌推广和渠道建设,巩固市场竞争力。此外,本集团将积极把握大湾区等国家区域发展机遇,加快转型创新步伐,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推动中国水泥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生产能力
生产基地变化
二零二二年一月,本集团收购湖南良田水泥有限公司51%股份。该公司于湖南郴州拥有熟料年产能约160万吨,水泥年产能约200万吨。目前正在推进生产线技术升级改造,改造完成后熟料年产能不变,水泥年产能约210万吨。
三月,本集团通过挂牌方式向唐山冀东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出售山西华润福龙水泥有限公司72%股份及债权,总代价(不含利息)为人民币1,607,251,200元(相等于约1,981,253,000港元)。
七月,本集团与海南瑞泽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协议,拟以人民币539,750,000元(相等于约631,100,000港元)收购其全资公司肇庆市金岗水泥有限公司85%的股份。该公司目前于广东肇庆市高要区拥有熟料年产能75万吨及水泥年产能100万吨。
混凝土方面,上半年,本集团新增一座混凝土搅拌站,新增混凝土年产能约60万立方米。
产能利用
期间内,本集团的水泥、熟料及混凝土生产线的利用率分别为69.9% 、87.1%及28.8%,而去年同期则分别为97.2%、108.2%及39.1%。
成本管理
运营管理
二零二二年上半年,本集团运营管理以「稳增长」、「降成本」为中心,持续完善节能减碳管理制度,对标世界一流企业及行业标杆,提升运营管理水平。期间内,本集团将节能减碳行动方案的指标目标分解落实到基地,以指标考核体系为抓手,从物理系统技改升级和化学替代原燃料两大技术路线出发,在水泥生产基地推广节能减碳项目,并积极分享标杆基地经验,营造浓厚的「节能减碳」文化,推动公司能效水平的提升。
期间内,本集团持续推进水泥熟料生产线篦冷机升级改造、高效预分解系统优化,推广节能高效风机及空压机的应用,全面推进生料助磨剂和节煤剂应用,引导替代原料多方位挖潜应用及研究开发替代燃料系统应用,从而提升生产效率及节能减碳。
在智能自动化方面,本集团持续推广使用自动插袋机、自动装车机,在矿山中积极推进纯电动矿车、无人驾驶及数字化矿山的应用,促进绿色矿山建设。
在项目管理方面,本集团加强建设过程技术把关,强化项目流程管理和精细化管理,推动项目数字化、智能化建设,提高安全生产和运营效率。此外,本集团修订项目建设管理制度,完善管理评价体系,促进项目合规运行,规范骨料技术标准,加快骨料等项目建设进度,助力本集团未来业务发展。
采购管理
二零二二年上半年,煤炭市场价格整体处于高位。期间内,本集团的煤炭采购总量约430万吨(二零二一年上半年:约540万吨);其中约91%、9%及0%分别购自中国北方、本集团生产基地周边地区及海外(二零二一年上半年:78%、21%、1%);其中煤炭生产商直接供应煤炭的比例约91%(二零二一年上半年:81%)。未来,本集团将持续加强与内地大型煤炭供应商合作,拓宽煤种选择,优化船舶调度,以及根据国家进口煤政策和市场走势,适时调整进口煤采购策略,保障优质煤炭的稳定供应。此外,本集团将结合市场研判,合理调控煤炭库存,优化煤种搭配,降低综合采购成本。
混合材方面,本集团加大市场调研力度,拓展寻源范围,持续开拓采购渠道,加大热值材料及工业废渣的推广应用力度,推动能耗与成本双下降。
骨料是混凝土生产的主要原材料,本集团通过实行结构建材事业部集采、区域集采业务模式,推动区域联采、引入源头直供等采购策略,降低采购成本。
物流管理
二零二二年上半年,本集团优化运力配置,在西江流域年运输能力较去年同期上升270万吨至约3,950万吨,为本集团的业务发展提供稳定和持续的运力保障。本集团不断优化中转库布局,共掌控38个中转库,主要布局在广东珠三角地区,年中转能力约3,510万吨,巩固本集团在广东市场的主导地位。
市场营销
产品推广
上半年,本集团持续加强新产品市场推广力度。其中,核电水泥供应浙江、福建及广东的5个核电项目;道路硅酸盐水泥于福建实现销售,针对机场、港口、公路等不同环境应用进行试验,并推进道路硅酸盐水泥列入公路建设用水泥标准。此外,本集团于云南拓展铁路建设工程用水泥及低热低碱水泥,主要应用于铁路及水利工程,有助发挥差异化竞争优势。
品牌建设
本集团持续深化润丰品牌建设,上半年结合「十四五」品牌战略规划,将「润丰」扩展应用至混凝土、骨料、装配式建筑等业务领域,打造产业链统一品牌。六月二十八日,本集团举办第六届润丰品牌年庆,启动全新广告语「品质浇筑美好」,并通过社交媒体、行业媒体进行广泛传播。
为提升本集团功能建材产品的品牌形象,本集团将「润品」作为功能建材统一品牌,于三月上线「润品」微信公众号,六月二十三日正式发布「润品」品牌,通过宣传片及产品手册等方式推广,「润品荟」展厅揭牌并投入运营,推动设计推广,提升品牌知名度。
可持续发展
节能环保
本集团持续推动污染物超低排放技术的应用及推广。上半年,本集团于山西长治市的水泥生产基地完成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SCR)技改,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可稳定在50毫克/立方米或以下的水平;于广东封开县的水泥生产基地成立高效选择性非催化还原脱硝(heSNCR)系统技术攻关小组,并完成三条生产线技改,氮氧化物排放浓度控制在100毫克/立方米以下的水平。
本集团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及「双碳」目标,主要通过降低能耗、使用清洁能源、研发低碳水泥、研发及应用替代原燃料、研究碳捕集与利用等新技术及新工艺降低碳排放。
本集团采用多种途径降低能耗。上半年,在广西平南县水泥生产基地试点富氧燃烧技术,在广西平南县、贵港市的水泥生产基地推广提质增效技改和预热器交叉流技改,在广东封开县的水泥生产基地推动六级预热器技改工作,进一步提升能效水平。
上半年,本集团所有水泥生产基地均完成生料助磨剂的采购及试用,并于合适的基地开始使用。此外,本集团在17个基地推广应用7种替代原料,包括黄磷渣、电石渣、湿灰、铝渣、煤矸石等,用以替代铁质、铝质、硅质原料及石灰石;并在8个基地试用10种替代燃料,包括碎布片、废轮胎、废塑料、桉树皮、秸秆等。截至二零二二年六月底,本集团位于广西合浦和贵州安顺的水泥生产基地的熟料单位产品综合能耗达标杆水平。
清洁能源方面,本集团积极推动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本集团位于广西富川市及广东罗定市水泥生产基地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分别于三月及五月开工建设,计划装机容量分别为4.9兆瓦及11.6兆瓦,年发电量分别约430万千瓦时及1,200万千瓦时,均预计今年年底前建成并网。
低碳产品方面,本集团技术研发公司积极推进低碳产品的研发进度,正在开发配制水泥技术,以降低熟料系数;已成功制备具有碳吸收作用的胶凝材料,并研究应用于装饰板材;开发了具有固碳量高、原材料固废用量大、能耗较低等低碳环保优点的免蒸压加气混凝土的配方及工艺;开发了低碳胶凝材料的初步配方,并研究应用于无机人造石和混凝土构件中。截至二零二二年六月底,14个水泥生产基地的多项水泥及熟料产品通过低碳产品认证。
此外,本集团积极开展碳减排、碳捕集、碳利用的相关研究,上半年,在广东封开县的水泥生产基地启动建设碳利用研发平台。同时,本集团依据国家相关法规、政策,结合其实际情况,制定并发布了《华润水泥碳排放数据管理指引》,有助加强碳排放数据管理,提高碳排放数据质量。
协同处置
本集团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依托自身技术优势,全面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市政污泥及工业危险废物三个领域的协同处置项目,打造完整的固废处置解决方案。二零二二年上半年,本集团的广州越堡及福建雁石协同处置项目开始正式运营。
截止二零二二年六月底,本集团共拥有10个协同处置项目, 年处理能力达到171万吨。具体项目如下:
项目 | 类型 | 年处理能力 | 状态 |
(吨) | |||
广西宾阳 | 城乡生活垃圾 | 110,000 | 运营中 |
广西田阳 | 城乡生活垃圾 | 180,000 | 运营中 |
云南凤庆(注1) | 城乡生活垃圾 | 110,000 | 运营中 |
云南弥渡 | 城乡生活垃圾 | 110,000 | 试运营 |
广西南宁 | 市政污泥(注2) | 110,000 | 运营中 |
广州珠水(注1) | 市政污泥(注2) | 300,000 | 运营中 |
广州越堡(注1) | 市政污泥(注2) | 560,000 | 运营中 |
海南昌江 | 工业危险废物 | 30,000 | 运营中 |
广西上思(注3) | 工业危险废物 | 100,000 | 试运营 |
福建雁石(注3) | 工业危险废物 | 80,000 | 运营中 |
市政污泥 | 20,000 | 建设中 |
注:
1. 位于联营及合营公司的水泥生产基地。
2. 南宁项目处置含水率80%的湿污泥,珠水、越堡项目处置含水率40%以下的干污泥。市政污泥协同处置项目的年处理能力均折合为湿污泥的年处理能力计算。
3. 本集团与环保公司合作发展的协同处置项目。
职业健康及安全生产
疫情防控
本集团始终把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二零二二年上半年,根据国家、各地政府的疫情防控政策、制度、要求,本集团持续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严格环境卫生消杀,有效防止病毒传播风险;成立香港总部防疫应急领导小组,密切关注香港疫情,实行疫情信息「日报」和「零报告」机制,将「弹性工时」和「移动打卡」作为疫情防控常态化制度,个别疫情突发地区的员工可安排居家远程办公,有效降低了疫情对日常工作开展的影响。
安全管理
本集团持续加强安全隐患排查、监督与治理,持续推进安全生产三年专项整治巩固提升,落实安全生产提升年的管理要求,督促基地动态更新隐患整改清单和制度清单,不断健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加大危化品、建筑物、安全培训专项整治攻坚力度,将隐患整改纳入年度考核,以提高整体安全管理水平,保障员工生命和财产安全。
上半年,本集团开展EHS调研检查与帮扶、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以及矿山、危化品、建筑物等专项检查,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对8家水泥及骨料等基地开展大检查,并对去年新并购的公司开展精准帮扶。
本集团积极推广科技兴安项目。上半年,位于广东封开县、广西田阳区的水泥生产基地开展智慧园区、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持续推广使用预热器内筒物体防坠装置、推广混装炸药爆破作业,目前已有17个基地矿山使用现场混装炸药开展爆破作业,有13个基地矿山持续保持混装炸药量使用率达90%以上,提升矿山爆破本质安全水平。
本集团致力于构建健康的工作环境,截至二零二二年六月底,完成安装使用38台自动插袋机、19台自动装车机,深化落实粉尘治理成果。本集团高度重视员工健康管理工作,截至二零二二年六月底,本集团共有14个水泥生产基地及混凝土搅拌站通过各省、市、县的卫生健康委员会的「健康企业」评审和验收,55名员工被评选为「健康达人」。
安全培训
本集团继续落实安全培训工作,结合线上及线下培训方式,将安全应急演练视频置入本集团线上学习平台华润学习与创新中心与EHS管理系统中,鼓励员工自主学习。二零二二年上半年,本集团员工安全培训累计约186,435学时,相关方培训累计约43,581学时,有效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创造安全氛围,提升健康安全管理水平。
本集团开展丰富多样的安全活动,以推动全员参与安全管理,提升企业安全文化,将安全管理理念深入员工、家庭及社会。上半年,本集团组织开展应急演练307次,5,461人次参加;安全开放日38场次,2,507人次参加;安全警示教育567场,15,744人次参与,举办知识竞赛85场次,3,893人次参加。
创新驱动发展
数字化转型
本集团持续推进数字化、智能化建设,致力于打造智能制造标杆,推进工厂智能升级及运营管理全面提升。
上半年,本集团于广西田阳区水泥生产基地深化全流程智能工厂应用,通过5G技术实现智能视频厂区全覆盖,为安全生产保驾护航;数字化矿山深度应用智能装运系统实现采矿、运输资源最优化,提高生产效率;设备在线监测系统接入远程诊断系统平台提供7*24小时看护,实现故障预警预测。此外,本集团于广东封开县水泥生产基地正在以「灯塔工厂」国际标准打造全流程智能工厂。
本集团自主研发全流程先进控制系统,应用大数据技术构建先进控制模型,实现对窑、磨、余热发电的智能控制,上半年在位于广东罗定市、广西陆川县及合浦县的水泥生产基地上线。
截至二零二二年六月底,本集团自主研发的质量管理系统已在位于广东、广西、云南的10家水泥生产基地上线。该系统可结合在线分析、智能化验室,实现实时检测、自动采集、自动配料、自动统计。此外,上半年,本集团位于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的9家水泥生产基地在线监测数据接入远程诊断系统,实现隐患预警预测,初步构建设备智能运维平台。
本集团积极推动5G技术的应用,持续开展「5G+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国家重大专项建设。上半年,基于本集团于广西田阳区的水泥生产基地已建成的5G专用网络,依托于运营商共管共维平台,对5G网络进行监控及管理,同步完成5G专网规划。此外,本集团正在开展数字矿区及数据采场景中的应用建设。同时,本集团与中兴通讯联合成立「5G+智慧建材」联合创新实验室,已研发出5G安全帽和设备智能运维5G终端模组,以及两款行业终端产品原型。
智慧营销方面,二零二二年上半年,华润水泥营销模式数字化转型项目在各大区水泥业务全面上线,覆盖率达100%,平台内物流配送及供应链金融业务同步开展。截至二零二二年六月底,电商平台累计发货量约6,160万吨,累计注册用户近2.2万个,累计入驻承运商256家。
研发与创新
创新是激发企业活力、推动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动力。截至二零二二年六月底,本集团拥有科技人才329人,其中,专职研发人员74人,智能与数字化专业人才66人。
二零二二年上半年,本集团与东南大学成立了「东南大学-华润水泥联合研发中心」,与华润化学材料、华润置地成立了「绿色低碳环保建材创新联合体」。技术研发公司积极推进无机柔性人造石、功能涂料、碳吸收胶凝材料、配制水泥、钨尾矿利用、协同处置旋迴炉、硅基及玄武岩纤维检测技术、碳中和技术、仿真模拟技术等新产品、新装备、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及应用。二零二二年五月,华润水泥技术研发(广西)有限公司的《新型高效水泥助磨剂的研发和应用》及《工业固废制备优质胶凝材料关键技术及其应用》项目均荣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颁发的「广西科学技术奖」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新业务发展
骨料
二零二二年以来,本集团继续积极获取优质骨料矿山资源,加快骨料项目建设及投产。一月,通过联营公司掌控的福建南平骨料项目建成并试运营。五月,本集团通过增资扩股协议,投资广西田阳江安石业有限公司51%股份,该公司现持有百色市田阳区那坡镇陇荷建筑石料用石灰岩矿采矿权;六月,本集团对依托广西贵港市水泥生产基地矿山的骨料项目进行扩能,规划年产能从约150万吨提升至约300万吨;同月,本集团通过附属公司掌控的福建武平骨料项目投产,并以人民币1.2亿元(相等于约1.403亿港元)竞得湖北咸宁市崇阳县沙墩矿区熔剂用石灰岩白云岩矿采矿权;七月,本集团收购肇庆润盛石场有限公司44%股份,连同二零二一年十月对其56%股份及债权之收购,从而实现对广东德庆骨料项目100%控股;八月,本集团以人民币12.0亿元(相等于约14.0亿港元)竞得广西贵港市港南区木梓镇石牛岭建筑用玄武岩矿采矿权;同月,本集团收购重庆巫山县中胜矿业有限公司和巫山县中润德胜建筑材料有限公司各65%股份,该等公司拥有巫山县笃坪乡腰栈村建筑石料用石灰岩矿采矿权,已于二零二一年一月投产。
目前,依托水泥矿山,本集团通过附属公司拥有的骨料年产能约1,410万吨,通过位于云南的联营公司股权权益拥有的应占骨料年产能约295万吨。加上新取得的骨料项目,全部建成后,本集团通过附属公司掌控的骨料年产能预计将达11,420万吨,通过联营公司及合营公司股权权益掌控的应占骨料年产能约1,370万吨。
以下为新取得骨料项目(注1)相关资料:
项目地点 | 规划年产能 | 资源储量 | 预期投产时间 |
(吨) | (吨) | ||
通过附属公司掌控的产能 | |||
广东 | |||
封开 | 30,000,000 | 425,000,000 | 二零二二年 |
德庆 | 6,500,000 | 169,000,000 | 二零二二年 |
广西 | |||
上思 | 5,000,000 | 65,000,000 | 二零二二年 |
田阳 | 5,000,000 | 61,000,000 | 二零二二年 |
田阳那坡 | 4,000,000 | 114,000,000 | 二零二二年 |
武宣 | 6,500,000 | 208,000,000 | 二零二二年 |
南宁 | 9,800,000 | 153,800,000 | 二零二二年 |
上思平广 | 2,000,000 | 42,000,000 | 二零二三年 |
贵港港南 | 9,700,000 | 296,000,000 | 二零二五年 |
福建 | |||
武平 (注2) | 2,000,000 | 56,000,000 | 二零二二年 |
海南 | |||
定安 | 3,000,000 | 63,000,000 | 二零二二年 |
云南 | |||
巍山 | 3,000,000 | 100,000,000 | 二零二三年 |
重庆 | |||
巫山(注3) | 2,600,000 | 150,000,000 | 二零二一年 |
湖北 | |||
崇阳 | 5,000,000 | 84,000,000 | 二零二四年 |
陕西 | |||
洛南 | 3,000,000 | 122,000,000 | 二零二三年 |
铜川 | 5,000,000 | 147,000,000 | 二零二三年 |
项目地点 | 持股比例 | 规划年产能 | 应占年产能 | 资源储量 | 预期投产时间 |
(吨) | (吨) | (吨) | |||
通过联营公司及合营公司掌控的产能 | |||||
广西 | |||||
横州 | 50% | 10,000,000 | 5,000,000 | 180,000,000 | 二零二三年 |
福建 | |||||
南平 (注4) | 49% | 1,500,000 | 735,000 | 13,250,000 | 二零二二年 |
海南 | |||||
屯昌 | 34% | 6,000,000 | 2,040,000 | 120,000,000 | 二零二四年 |
重庆 | |||||
綦江安稳 | 50% | 3,000,000 | 1,500,000 | 70,300,000 | 二零二三年 |
綦江石壕 | 50% | 3,000,000 | 1,500,000 | 20,700,000 | 二零二三年 |
注:
1. 表中项目均为拥有骨料矿山的项目;
2. 福建武平骨料项目于二零二二年六月投产;
3. 重庆巫山骨料项目于二零二一年一月投产;
4. 福建南平骨料项目于二零二二年一月建成并试运营。
装配式建筑
本集团根据政府政策及市场情况,有序推进装配式建筑业务。本集团在广东封开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板材生产线一期项目于二零二二年四月开工建设,预计二零二三年上半年试生产。该一期项目的板材设计年产能约40万立方米,砌块设计年产能约20万立方米。五月,本集团取得位于海南定安县新竹镇的一块装配式建筑用地,竞得用地面积约13万平方米,计划建设三条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板材生产线,单条板材设计年产能约20万立方米,砌块设计年产能约10万立方米,目前正在规划中。
截至二零二二年六月底,本集团共拥有7个混凝土预制构件项目,全部建成后,混凝土预制构件设计年产能预计将达约160万立方米。
以下为混凝土预制构件项目相关资料:
项目 | 用地面积 (平方米) | 设计年产能 (立方米) | 状态 | 具体情况 |
广东 | ||||
东莞润阳(注1) | 33,000 | 40,000 | 运营中
| ‧ 产品主要供应深圳、珠海、广州保障性住房及商品住宅等项目。 |
湛江润阳 | 210,000 | 400,000 | 运营中
| ‧ 一期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线(设计年产能200,000立方米)于二零二一年九月正式投产。 |
江门润丰 | 45,500 | 50,000 | 建设中
| ‧ 混凝土搅拌站(年产能900,000立方米)推进中;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线预期于二零二二年底前投产。 |
广西 | ||||
南宁五合
| 167,000 | 400,000 | 试生产
| ‧ 混凝土搅拌站(年产能600,000立方米)于二零一九年十二月投产;一期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线(设计年产能200,000立方米)于二零二一年九月开始试生产。 |
贵港润合
| 130,000 | 200,000 | 试生产
| ‧ 混凝土搅拌站(年产能600,000立方米)已于二零一九年十一月投产;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线于二零二零年六月开始试生产。 |
百色润合(注2) | 120,000 | 200,000 | 规划中 | ‧ 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线将根据市场情况推进建设工作。 |
海南 | ||||
定安润丰 | 153,000 | 300,000 | 试生产 | ‧ 已于二零二一年四月开始试生产。 |
注:
1. 本集团持有该联营公司东莞市润阳联合智造有限公司49%的权益。
2. 根据产品类别,该项目的干混砂浆及瓷砖胶生产线情况于「功能建材」章节体现。
功能建材
二零二二年上半年,本集团加快推进人造石材业务发展,取得亮眼成绩。
东莞环球经典新型材料有限公司在广东东莞拥有一条规划年产能约60万平方米的无机人造石生产线,并正扩建一条规划年产能约150万平方米的无机人造石生产线。此外,本集团正于广西来宾建设两条规划年产能合共为300万平方米的无机人造石生产线。以上项目均计划于二零二二年下半年投产。
此外,本集团通过收并购快速增加人造石产能规模,助力本集团成为人造石行业头部企业,实现高质量及可持续发展。三月,本集团收购广东博瑞格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75%股份。该公司于广东连州拥有四条在营的人造石生产线,合共规划年产能约600万平方米。七月,本集团收购山东润赫新型材料有限公司、润赫(兰陵)新型材料有限公司、润赫(费县)新型材料有限公司各67%股份,上述人造石企业于山东临沂市合计拥有在营的107条人造石压制成型生产线及27条人造石磨制抛光线,规划年产能合计约1,500万平方米,标志着本集团在山东开启新篇章。所有在建项目投产后,本集团的人造石年产能将达2,610万平方米。
另一方面,本集团积极掌握人造石上游资源,与现有人造石材业务形成协同效应。七月,本集团通过挂牌方式,以代价人民币893,510,140元(相等于约1,044,800,000港元)收购贺州续宝矿业投资有限公司85%股份。该公司于广西贺州市拥有一座在建的饰面用大理石矿,资源储量约4,670万立方米,规划年产能114万立方米,预计二零二四年投产。此外,该公司于广西贺州市平桂区拥有一块占地面积约12万平方米的工业用地,目前正在规划中。该项交易助力本集团掌握石材资源,为本集团未来发展碳酸钙产业奠定基础。
中国政府二零二一年底发文禁止使用现场水泥拌砂浆粘贴外墙饰面砖,本集团把握市场机遇,在广西百色润合装配式建筑项目用地上计划先建设年产能30万吨的干混砂浆生产线以及年产能5万吨的瓷砖胶生产线,预计二零二三年底前投产。
诚信建设
本集团高度重视诚信建设和廉洁教育工作。二零二二年上半年,本集团完成对内部各单位「一把手」及采购、销售、工程、项目拓展等重点领域高中级管理人员共计300余人的述责述廉工作,督促切实履行好「一岗双责」。期间内,本集团共开展警示教育84场次,受众共计4,925人次,开展廉洁教育130场次,受众共计3,831人次。其中,对宝石蓝计划二期年轻经理人学员及「青马工程」培训班学员开展廉洁警示教育,将家风家教纳入廉洁警示教育内容,强化青年干部家风教育;对采购敏感岗位人员、公司合作方开展廉洁警示教育,持续深化廉洁警示教育效果。此外,本集团开展谈心谈话136人次,组织高中级管理人员及敏感岗位人员签署《廉洁自律承诺书》338份;出具廉洁意见416人次。
雇员
一般资料
于二零二二年六月三十日,本集团共聘用18,700名全职雇员(于二零二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19,491名),其中164名在香港工作(于二零二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154名),及其余18,536名在中国内地工作(于二零二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19,337名)。按职能划分的雇员明细载列如下:
于二零二二年六月三十日 | 于二零二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 |
管理层 | 417 | 410 |
财务、行政及其他 | 2,750 | 2,813 |
生产人员 | 10,525 | 11,048 |
技术人员 | 4,163 | 4,318 |
营销人员 | 845 | 902 |
总计 | 18,700 | 19,491 |
在417名高级管理人员中,88%为男性及12%为女性,81%持有大学或以上学位, 17%曾接受大专教育,且其平均年龄约为47岁(于二零二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分别为 410名、88%、12%、79%、19%、48岁)。
本集团构建以岗位价值为基础,与业绩贡献、个人能力、人才发展相结合的薪酬分配机制。此外,本集团将节能降碳工作以及碳排放、能耗等指标纳入管理人员业绩考核,促进公司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